鲁甸卯家湾安置区补助程序省总工会根据《云南省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的意见》规定,将集中安置点工会服务站建设纳入省总职工服务阵地建设项目库,对集中安置点项目予以补助。
降低企业成本,强化督促指导、要素保障,强化银企对接。防护服9754套,消毒用品178吨。
我市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严守疫情防控底线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截至到3月17日,累计调拨发出口罩165.2万个,其中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经营的62.6万个。机械飞转、工人专心操作,成品口罩从传送带挨个输出……这是记者在云南天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也是我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小小缩影。截至3月16日共收集企业融资需求135笔,并及时推荐到金融机构。积极搭建企业融资通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储备、调拨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体温计等大量应急防控物资,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基本保障。于2月11日召开了全市疫情防控和行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复工复产提出了工作要求。市委书记杨亚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单文,省扶贫办副主任陈国宝,市委常委、昭阳区委书记江先奎等参加调研。
在保障劳动力就业方面,昭通市、区两级大力建设农业产业基地、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园等,设置公益性岗位,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保证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在靖安新区扶贫车间、蔬菜基地,详细了解了车间生产运营、产量、工人工资等各方面情况,和段琪对各项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在详细了解企业的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等情况后,和段琪希望企业抢抓发展机遇,用好用活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生产质量过硬的医疗防护用品,在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目前正规划建设第二期项目,全部项目建成后,将日生产口罩100万只、防护服5000套。
他指出,要继续加大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务工收入。在10日上午召开的汇报会上,集中听取昭阳区挂牌督战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后,和段琪强调,昭阳区属于全省15个挂牌督战的重点县(市、区)之一。
要认真开展挂牌督战,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确保督战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和段琪一行首先到靖安镇西魁梁子,查看昭通5万亩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做到应兜尽兜。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后,和段琪认为昭通市委、市政府和昭阳区委、区政府围绕基地、示范、窗口着力打造马铃薯产业基地,为发展昭通马铃薯产业、树立马铃薯品牌、促进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昭阳区挂牌督战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如何?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3月9日至10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和段琪一行到昭阳区督战脱贫攻坚,实地检查复工复产、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等工作。(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单虹)。刚投入生产的全市首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云南天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动员下,3月9日上午,安永荣终于鼓起勇气到社区报名,登记下自己的就业愿望:当一名保安。
万尚奎说:我以前在浙江打工,能挣到一些钱,但是离家太远,身体不适应常生病,现在有机会承包大棚自己当老板,我不出去了,租了大棚等于有了自己的事业,这样过日子心里才踏实。在社区就业信息员李章为他讲解就业政策、介绍岗位类别和大概工资收入后,王天和选择了卯家湾安置区内的和昇隆电子加工厂,王天和说:以前在昆明打零工,收入不稳定,顾不了家,没挣到多少钱却让娃娃成了留守儿童,现在不但住进了新房子,还有机会一边挣钱一边照看家里,感谢党的好政策。
搬到卯家湾安置区以后,王天和第一时间到社区登记就业意愿。安永荣在搬迁之前一直在家务农,搬进新家之后,想找份工作的他因为不识字,一直不敢出去找。
为确保卯家湾安置区有就业意愿的易迁劳动力充分就业,卯家湾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在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就业信息员,精准就业信息台账,建立易迁劳动力档案。同样搬迁到卯家湾安置区的万尚奎不愿意再去打工了,他打算承包食用菌大棚。下午,社区就业信息员就将他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意愿推送到鲁甸蓝剑保安公司。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及时推送就业岗位、强化就业跟踪服务,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易迁劳动力充分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劳务合作,鼓励本地企业吸纳就业,帮助易迁群众自主创业,打通多元化就业渠道同样搬迁到卯家湾安置区的万尚奎不愿意再去打工了,他打算承包食用菌大棚。
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及时推送就业岗位、强化就业跟踪服务,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易迁劳动力充分就业。万尚奎说:我以前在浙江打工,能挣到一些钱,但是离家太远,身体不适应常生病,现在有机会承包大棚自己当老板,我不出去了,租了大棚等于有了自己的事业,这样过日子心里才踏实。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动员下,3月9日上午,安永荣终于鼓起勇气到社区报名,登记下自己的就业愿望:当一名保安。安永荣在搬迁之前一直在家务农,搬进新家之后,想找份工作的他因为不识字,一直不敢出去找。
为确保卯家湾安置区有就业意愿的易迁劳动力充分就业,卯家湾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在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就业信息员,精准就业信息台账,建立易迁劳动力档案。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劳务合作,鼓励本地企业吸纳就业,帮助易迁群众自主创业,打通多元化就业渠道。
在社区就业信息员李章为他讲解就业政策、介绍岗位类别和大概工资收入后,王天和选择了卯家湾安置区内的和昇隆电子加工厂,王天和说:以前在昆明打零工,收入不稳定,顾不了家,没挣到多少钱却让娃娃成了留守儿童,现在不但住进了新房子,还有机会一边挣钱一边照看家里,感谢党的好政策。搬到卯家湾安置区以后,王天和第一时间到社区登记就业意愿。下午,社区就业信息员就将他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意愿推送到鲁甸蓝剑保安公司我家在党的关怀和政府的帮助下顺利脱贫,我不会忘记党的恩情,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我也想尽一份力。
曾参加抗日战争,现年95岁高龄的威信县离退休干部李引群老党员委托子女向党支部送来捐款2000元。连日来,昭通市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的热情不减。
昔日贫困社会助,今日脱贫暖人心。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永善县黄华镇鲁溪村党员王安德自愿捐款100元。鲁甸县86岁老组工李长刚,拄着拐杖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县委组织部党支部捐款1000元。
截至3月9日,全市已有15万余名党员自愿捐款1254.7万元,捐款仍在进行中。他说: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称号,但荣誉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希望自己起一个带头作用,让广大党员同志都积极的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一笔笔捐款,一份份爱心,传递着党组织的力量与温暖,彰显着战胜疫情的希望与力量,表达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众志成城的必胜决心。捐款的数额从几元、十几元到上千上万元,十加百、百加千、千加万,涓涓细流汇成了海洋。
党的十九大代表丁琪,在疫情防控开始时,就向大关县上高桥乡定向捐赠口罩、琦鑫牛肉等价值近3万元的防护、生活物资。昭阳区九旬离休老干部王好德、黄莲君夫妇自愿捐款10000元,他们在捐款时说:虽然我们退休了,但我们是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把这些钱交给国家,为党和国家尽点心意。
全国人大代表、云岭楷模谭德才交纳党费100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来源:昭通市委组织部)
金华市将部分昭通市院校纳入金华市校企合作就业联盟,并优选部分重点骨干企业与昭通市院校加强对接洽谈,积极推进产教融合,通过开展订单班冠名班特训班等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培养技能型人才。按照协议,双方将共同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